2012-04-26

Before Bernini’s Room - St. Bibiana






St. Bibiana
1624-26, marble, height 2.4m, Santa Bibiana, Rome


  Bernini第一個受教宗的委託案中負責建築與雕塑的案子,主題是早期基督教殉道者St. Bibiana1624年三月的時候Bibiana的遺體被挖掘出,教宗UnbanVIII為了,紀念而委託Bernini制作教堂的正立面(圖1)與內部,包括祭壇與祭壇中雕像[1](圖2)。

  St. Bibiana的大理石雕像,以殉道前的優雅與溫柔姿態,倚靠在同為雕像部分的石柱頂端,她的右手輕輕微舉,左手持著一把象徵殉道勝利的棕梠葉,臉部則微微仰起面向天堂之處,表現出淡淡的安詳感,這可追溯至Guido ReniA.D. 1575-1642)在他聖像畫裡常出現的那種仰望[2](圖3.4),這也是在巴洛克祭壇壁畫中常出現的主要旋律所製造出的靜謐。她的犧牲與肉體死亡被包裹在熱情無比的靈魂,大部分身體被百般摺曲、扭轉的外衣所覆蓋,僅露出兩手局部,以及微抬起的右腳的腳趾。各個局部的動勢與姿勢,自成一格、與其他局部彼此間產生變異還有動態效果,並且在組成一個大整體的時候,產生一個屬於整體的動態、總和的旋轉、波動效果,從上仰的頭、肩膀、持棕梠葉的左手、貼在左手上棕梠葉、舉起並微微伸張的右手、倚靠石柱的腰部、抬起膝蓋的右腳並且露出腳趾、筆直隱沒在衣袍的左腳(圖5),構成一個如同接下來Bernini在聖彼得教堂中聖彼得墓上所蓋的天篷(Baldacchino)四根扭轉柱子所展現的動能。

  巴洛克的雕塑與建築無法在空間中被分割而獨立存在,是彼此共享空間、也一同定義空間,在各自賦予空間意義下,如同St. Bibiana的雕像與雕像本身細節的構成、雕像與教堂內部空間兩兩分別又一併共組為一個整體的狀態。在St. Bibiana的後方的半圓龕以深色貝殼狀典雅的烘托雕像,並且深色能更加強調出臉部表情的清晰與完整,強調出從頭到腳的姿態是如何變動。並且上方半圓天花的中央的畫為天父創世,右邊那幅是製造音樂的天使,而在左邊的是真實的ㄧ扇窗開口,來象徵自然光的採納,配合雕像的姿態與整個祭壇的設計,達到在時間流動上產生不同的戲劇效果(圖6)。在天花半圓頂壁畫與下方雕像的圓龕的中間,則是山形牆上的十字架,構成整個由天父(繪畫)、上帝(建築形式)、St. Bibiana(雕像)、在到下方虔誠者、活在世俗之人朝見的祭台,一個垂直組成的貫穿空間當中彼此交融,呼應到教堂正立面同樣帶有垂直的貫穿方向的動勢。也包含了由自然世界所穿入的光線,一併合為一個充滿變異組成條件的總和。由天父所創造的萬物中,以自然的姿態所灑下的光芒與來自天使的旋律共同運作這個世界,不論是虔誠的殉道者還是前來朝見的世俗者,都在此空間中成為一部分必要的元素並且沐浴其中。在這樣精密與完整的設計結構體中,隱含著更為雄偉的意義,就在於這藝術的創造者:Bernini。他使得這一切聚集在一起,以專屬於他的方式去完成,精心的構圖、設計其雄壯與偉大的意義之中,同時必然的也訴說了這些雄壯與偉大是由我所造,如同他的作品佔據下所改變的空氣粒子。那是一個民生富裕的社會、是一個藝術家不斷嘗試新方法、新形式的時代,也是藝術家們在時常爭取案子的時代,在與贊助者與時代審美價值的調和下爭取展現自我才華的機會與完美傑作的降臨。

  Unban VIII想要委託Bernini在新聖彼得教堂中,建造一個可以禮拜儀式並且具有紀念物性質的聖彼得墓上頭的建造物,它必須既不會因為新建造的聖彼得巴西里卡的巨大尺幅而顯得渺小[3]、也不能因為MichelangeloA.D.1475-1564)巨大圓頂下的高聳空間而矮小沒有霸氣與震撼效力[4](圖7)。根據典故所記載Constantine大帝在戰爭[5]期間,某日晚在廢棄的所羅門神廟中的睡夢中夢見神跡,而助於最後戰爭的勝利,所以後來Constantine為了回報而建造聖彼得巴西里卡並在這舊聖彼得教堂的墓上以所羅門神廟柱式去造了一個華蓋[6](圖8),原先是那在教堂祭壇上的織錦華蓋,而Bernini嘗試將它轉化為一個大型的紀念祭壇,使它成為一個大型建造物。他決定在這樣傳統的柱式上混雜新元素、新材料,使其在形式、裝飾、外貌上與本身具有的機能與穩固性成為永恆的同時,得以在不同時代轉變為不同意義:聖彼得教堂與耶路撒冷聖地的結合。















[1] Charles Scribner III,BERNINI, plate12, phase 1, line 1, p.69, 1991, Harry N. Abrams, Inc
[2] Guido Reni, Ecce Homo, 1639-40, Oil on canvas, 60 x 45 cm, Musée du Louvre, Paris. Guido Reni, The Death of Cleopatra, 1625-30, Oil on canvas, 124 x 94 cm, Neues Palais, Potzdam
[3] T. A. Marder,BERNINI and the art of architechture, Ch.1, phase 3, line 6, p.29, 1998, Abbeville Press
[4] Franco Borsi,Bernini Architettoplate 326, p.248, 1980, Gruppo Editoriale Electa, Milano. Charles Scribner III,BERNINI, plate13, phase 1, line10, p.70, 1991, Harry N. Abrams, Inc
[5] According Eusebius, the victory over Maxentius at the Milvian Bridge in A.D. 312
[6] T. A. Marder,BERNINI and the art of architechture, Ch.1, phase 4, line 7, p.29, 1998, Abbeville Pres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