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2

《絲絨電鋸》-被作品吞噬的藝術圈




快速地移動在巴塞爾展的現場,所有將在電影中出現的角色一一像是舞台劇一般地藉由男主角步行而帶出。琳瑯滿目的各種媒材與佈展成為劇中人討論觀望——同時也是我們電影觀者正觀看的——的主題:藝術價值。它在市場裡如同股票買賣,遊走在畫廊、展覽、線上目錄,以及藝術家經紀人與買家之間。然而這電影的目的更多的是那無法言述與量化的抽象價值。就在那不明原因死去的畫家堆積於家中滿山滿谷的畫作被發現後,眾人讚嘆期精彩與內涵而開始不斷炒作、藝評家背書、搬上畫廊或是一線的展覽空間問世(促銷)。作品開始活了起來。

凝視這些作品的人將被帶入作品生命裡,它在他(她)眼前動了起來,讓所有觀看者陷入畫作特有的空間,無法書寫的感性,不給評論可能的強勢。甚至陸續使得那些沒有創作思考的炒作者——在劇裡是這些藝術圈舉足輕重的角色——一個個在作品裡死去。

它燒了起來,產生車禍,它把他拉進畫裡像是吃了他;

它邀請他入內,一個大型的裝置藝術,真正的請他好好看一看這作品的內部,以及產生真正對於作品的感性(恐懼、求生),接著將他吊死在這空間的正中央,像是終於完成作品一樣的暴露在劇場燈之下;

它在她引以為豪的作品前,表達自己被利用的不滿,當她嘗試再一次體驗自私自利的作品裡的感受時,它吃了她的手,並且將噴出的血霧幻化成作品一部分,並且在開展之後使得大眾得以見證,還一時無法分辨這是謀殺案還是裝置作品的在一旁觀賞甚至介入跳躍;

它溶掉了自己身上所有的顏料,在地板匯聚然後全部爬上她身體的每一處,使她完全成為一個顏料人,坎入作品裡;

它質問他的評論,質疑他的文字,用憋腳的速度逼近他,然後折斷他,讓跟自己殘缺的身體一樣;

它這次什麼都沒有移動、現身,則是她自己走上前重複了那張畫裡的構圖與內容,正當休憩放空的當下,她身上的刺青/圖像開始動了起來並且將她了結生命。

作品/創作者的商業復仇影像,陸續吞噬掉這些舉止弔詭的人類,還有人類們所創意空間,接著延伸到街頭、到一個不起眼的轉角,被無知的小攤販與路過市民用極端廉價的價格賣出,是否會有同樣危險的結果我們不得而知,因為影像到此為止。我們能夠確認的,就是它還有堆疊成箱的數量等待賣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