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6

1953年的兩小時文藝復興


  藝術史上的文藝復興是指五百多年前於南歐一帶慢慢走向的生活/文化/哲思。相較於當時之前的近千年傳統基督教思惟,生活中所有組成圍繞在神的領域,行為動機幾乎不存在自我,更別說包含關於人的生理條件、獨立思考來從事各種生存內,全然奉獻於信仰的極端感性是現今對那中世紀時代所下的定義。直到十五世紀各種身分的人們在環境中慢慢開拓各自領域,城鎮彼此靠攏、移動的路線跟方式變動加劇、買賣商業範疇擴大、家族事業的格局逐漸成為地方角頭一般拓展、工匠們與創作者之間的界線逐日模糊(既是傳統工匠身分來進行信仰與環境的美化,又因技術和美感的獨特而成為眾人景仰的特定對象,他們自身的"名字"開始出現)‧‧‧說不完的整體社會所包含的內容靠向一個既是集體意識又是個別獨立的空間思考:人本,非僅是說回到人性如此粗略的標籤,而是關乎身而為人的一切,不同於中世紀時的處世態度,這時的羅馬充斥著都高度自我的意識,同時調合著傳統基督教思維,信仰傾向回到個體為源頭,神性也許穿梭在城市裡,祂也存在於我們人類所能展現極限能力之外的瞬間──祂給我力量使我突破我原有所及,而這當下的突破也是我對於神的最高崇敬--這樣互相扶持的生活觀,與西元前的希臘羅馬哲學高度相似,為的是追求最為極致且永恆,然而這些都回到人本自身,理性感性都成為不可抹滅的存在。

  跳痛的開頭簡述了簡略關於文藝復興意涵的傾向,為了說在1953年的電影《羅馬假期》。因為奧黛麗赫本的臉孔與身段,舉手投足都將影像中於羅馬的所到之處,給覆蓋上了她的風采。像是舊時文藝復興的貴族與市民之間的相互靠近的關係,奧黛麗赫本所飾演的公主走進了一般市井街道,她睡在毫不起眼的路邊、她坐上了市民使用的計程車、她也剪了一個親近大眾的短髮,跑跳在每一個羅馬著名歷史空間、也漫步在不起眼的巷弄之間。回到一個充滿活力的女孩/女人/人類會擁有的理性對話,也同時為了她那享受自由的短暫觸發著每一個感性。但這一連串影像中我們沒有進入任一畫作、雕塑、建築等創作的分析領域,也沒有深入當中的社會、經濟體來探究關於文藝復興意涵的種種。反而是近乎百分百比例看著、聽著,奧黛麗赫本將羅馬這城市簽上她的名字。在影像中,是屬於她的羅馬,屬於那一個回眸的笑容,一個揮手的招呼彷彿將整個影像/城市喚醒,大家因為她的舉手投足跟吵吵鬧鬧而記得這位公主的來訪,大家也因為她的這第一部好萊塢電影而知道了這位演員的名字。

  兩小時影像的運動,人物與空間在看似充滿娛樂的故事裡附著了如同幾百年前文藝復興的油畫裡,足以流傳永恆的微笑,而上面那層微微的薄霧,想必要是李奧納多.達文西看了也將感到似曾相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