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3

無法拆除的影像地雷

  由丹麥與德國共同合的電影《Under Sandet》(台譯:拆彈少年)描述二戰結束後,丹麥派遣了德國戰俘去拆除德國於暫時所埋於丹麥海岸線的所有地雷
,而其中這些存活下的德國戰俘大多於青少年,甚至連戰爭交火都還尚未參與的男孩們。

  劇本內容簡潔,但丹麥導演Martin Zandvliet的影像能超乎敘事框架。一如以往的描述戰後的敘事電影,總是帶著德國戰後的無奈與種種反歧視的復仇鏡頭,譬如使得觀者一再回憶那德國人或是日本人在戰爭實的殘忍,而讓電影中具有主權的族群來霸凌德國人或是日本人的復仇結構,這在今日的商業影像中這早習以為常的安排,被此片導演刻意轉向,並非完全消冗其意圖,而是使得全然的發展存在於戰爭之後,沒有回憶的剪接、沒有未來的期待幻想,純然地當前戰後丹麥海岸,這樣的背景讓這電影中所有的發生都是充滿隱約的不安,貼近觀影時的影像思考時序,正在看的、正思考的,即為那些正拆除地雷的少年們,謹慎小心卻也總是因為身而為人的種種情感導致的疏忽而在瞬間失去軀殼的完整,思考也是如此,我們建立起一種關於當下的認知,但疏忽不定的意識流不時意外的穿越,讓嘗試維持連續的龐大架構在瞬間而崩壞。


  每當人類擁有的感性開始作用,那埋藏在沙灘底下15-20公分的地雷就不定的現身於瞬間,它也僅能維持這樣短暫的存在,因為那存在的目的即為引爆,再怎麼樣小心的拆除它,違反了其存在目的,也僅僅是延後它爆發的時間,所有原因在於身為人類的條件即為具有感性,感性使得地雷被引爆。時間早晚的差異,有時在這電影中,甚至諷刺且殘酷的設計兩者存在的正比關係,當接觸地雷時的感性越是強烈,那麼所引發的爆炸影響程度就越大。帶領這些少年拆彈任務的丹麥軍士官,他對於這群男孩們的感情,也像是面對地雷一般,隨著他感性所影響的決定而轉變那接續的爆炸結果,不管是偷取軍方食物給予少年,還是日久生情而開始彼此交心玩樂,後續都讓他一次次地接收那突如其來的爆炸結果,但一直到影像的結尾,終究倚仗著生而為人的感性而做出決定:關於男孩的生存,但自我毀滅的可能。


  無人煙的海岸線,沒有太多人物,因為戰爭已結束,士兵的存在在這海邊僅是為了抹去關乎生命的威脅,長官的角色除了控制士兵的行動,還有維持影像運動的紀律,因為軍士官的任何行為和語言命令,都在表面上控制著觀影者的節奏,導演也安排了一對平民母女居住於海邊旁,代表著戰後市民所欲生活的態度,也是埋藏了另一影響影像走向的因子,各種簡潔的人物與敘事安排,都在這一片沙灘、海洋、灰濛天空的壟罩下進行著,每一項影像因子看似靜止,卻都擁有突如其來大爆走的運動能量,像是地雷一般,一開始不可見於覆蓋一二十公分的底下,我們也不知其何時會碰觸到它而爆發,各種說不出的感性宛如一個個火藥上的裝置,讓人恐懼但不得不拾起。行為動機還有後果承受是怎麼運作,若我們不讓那威脅生命的地雷引爆,將永無法得知的矛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